2015年10月1日星期四

华小名校,成功背后的故事(第一篇):八打灵育才华小‧华小越打压越自强


最近国内种族氛围诡异,许多敏感的课题被极端分子一再挑起,触动了华人的神经。其中一个就是「消灭华小」的声音再次公然响起,官方机构更是进行「是否推行单一源流小学」的民调,碰触了华人最敏感的地带。



过去多年来,尽管政府一再保证不会关闭华小,却也阻止不了种族沙文主义者要落实单元化教育的企图心。可是不管一些人怎样企图阻碍华小的发展和成长,华小仍然在逆境中稳健存在,延续着让大马华人学习母语的使命。

华小,在马来西亚这片土地上一路走来的历史,每一段都是故事,她是华人社会的基业,也是华人社会最宝贵的坚持、更是华教人士的生命与血泪。

若用心观察每一所华小,可能你会讶异於它背后的动人故事。其实,华小的存在虽然极不容易,并常成为政治人物的眼中钉,但一直在为华社延续一代又一代接受母语教育的权利。

在全国有1千249所华小中,一些人数爆满,一些则学生稀少而面对关闭的危机。

不少华小办得有声有色,不管是在学术成绩、课外活动甚至是国际赛事中都表现得十分标青。在校方的要求和学生本身的卓越表现下,这些学校成为了「名校」。

此系列并非鼓吹名校观念,而是探讨华小在崎岖的路上如何走向成功,而成功的关键又是什么。此系列访问的雪隆数所华小,也是从微型学校开始,也曾经过困难和波折,最后成为了大家眼中的名校。

在政治人物不断质疑华小的存在意义之时,华小掌舵人仍勇往直前办好学校。它们成功的地方,甚至可以成为其他源流学校的参考。

育才华小拥有完善且新颖的硬体设备,这些都是董家教合作无间之下的建设成果。
董家教形成铁三角
育才从微小变名校

八打灵育才华文小学创立於1939年,历经几度迁校,今坐落在雪州八打灵再也美嘉花园,已有76年校史。

说育才华文小学是爱护华教的护苗者用生命维护的基业,一点都不为过。二战时期育才饱受战火无情的摧残,战后满目疮痍的校园已无法让孩子们安全上学。然而在经历了二战的磨难,人人都为穷困生活所逼的年代,育才的首任董事长程华,变卖了家里仅有的两只猪,重建育才。

或许如今我们无法实质地理解两只猪对一所华小的价值,但是在穷了生活、饿着肚子的大时代,那俨然是教育的续命草,孩子们的旭日朝阳。

而今,育才董家教三机构延续了程华的精神,不仅成为育才华文小学梦想的推手,也是育才坚挺的背脊,一砖一瓦地将梦想的围墙堆砌,成为孩子们稳健靠山,给予孩子完善舒适的硬体设备,为孩子的需要想方设法。

塑造孩子在学术、体育、品格各方面的发展,是董家教的首要目标,也因为这样的坚持,育才华小能由一所新村小学(校风不佳,孩子满嘴脏话),发展至今天的名校。如今该校学生人数为3千500人,然而每个新学年报读育才的新生人数,总超过育才现有校地和师资可负担的人数,因此只能忍痛将部份学生割爱。

育才华小之所以办学成功,三机构间的紧密配搭可说是不可或缺的主因之一。基於家教协会领袖,在卸任后纷纷加入董事部继续服务学校的传承与特色,育才华文小学目前的董事部成员几乎都领导过家协,使得董事部与家协之间相互了解与扶持的微妙关系,变得更如鱼得水、唇齿相依;70多年来,和睦、和乐、和谐。

育才华小校门处的走道是学生放学时的候车处,走道上的凉棚是一名家长的爱心捐献,
希望学生在烈日当空的午後能在凉棚下安全候车。
推行太阳能以校养校
万事俱备只待教部审批

太阳能计划,是三机构的合作构想之下,以校养校的其中一个大计划,目前这项计划万事俱备,只欠教育部的最后审批。

太阳能计划耗资60多万令吉,但在三机构、家长与社会人士的支持下,经已筹足经费,也完成了招标、定标、与国能签署21年的合约等步骤,只待教育部一纸审批,就可以马上落实。

育才华文小学董事长张发龙说,校方在这项计划下,将所储存的111.4千瓦太阳能电力转售给国能,每个月可为学校带来1万多令吉的收入,只需5至6年就能回本,进而带来持续性可观的收入。

他指出,太阳能计划的推行除了以校养校之外,也向孩子们灌输环保绿色再生能源的意识与重要性,让地球未来的主人翁了解身為万物之灵的人类,在捍卫环保上的角色。

太阳能再生能源是育才华小董家教三机构的「以校养校」策略,更是对孩子们环保教育重要的实践。
目前大型太阳能工程,万事具备,只欠东风;小型太阳能电板则供应凉棚走道的电灯电源。
不强制徵家协费用
自由乐捐反筹得更多

根据教育法令,规定了校方可以家庭为单位,向家长徵收上下半年各10令吉的家协费用,但是育才华小却不强制实行这套收费方式,转以乐捐方式,鼓励家长们按照本身的能力多多益善,少少不拘。

令人惊喜的是,自由乐捐的方式反而让家协筹得了更多活动经费(2015年筹获10万8千令吉),用以推动校内各种活动与建设。

步入育才校园,眼前的大礼堂不只是座钢骨水泥建构的建筑物,而是校方对孩子关爱的一种体现。

育才华文小学因為学生人数不断增加,而分成上下午班,上午班1时20分下课,下午班1时30分上课,校方心疼孩子们在上下课的交接时段,提早到校的孩子在炎炎夏日下汗流浹背,于是建了个备有冷气设备的大礼堂,让等候上课的莘莘学子能在舒适的环境,安静地看着礼堂里头播放的《弟子规》、《三字经》……等经典教育,酝酿上课的情绪。

大礼堂设备齐全,白天为孩子遮阳挡雨,让孩子们放学后能在裡头进行课外活动,挥洒汗水与童真的笑声,晚上或假日出租打羽球、办喜宴等活动,筹来的资金又是另一笔以校养校,建筑未来的经费。

凉风绿茵丶潺潺水声是育才华小一隅的写照,孩子们午休时段,在优美的环境中小憩闲聊,
为下半场的学习增加元气。小花园是因为一名爱护育才华小的家长自费打造和长期维修。 
课外活动学习成长平台

课外活动是育才华文小学的特色之一,21个不同的项目供孩子自由选择,让孩子们自小就有机会发挥各人不同的天赋,发展学术之外另一项兴趣与特长。独轮车、机器人学训练班、足球队……是育才华小课外活动项目特点。育才也是全国第一所开办独轮车社的华小,孩子们不仅自己可以学习,甚至有家长到校与孩子一起学习独轮车,从而促进了亲子关係。

家协主席邓观发指出,除了课堂上的学习,课外活动是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平台。「只有爬树跌下的孩子,才知道原来爬树会跌倒。就像育才刚成立不久的足球队,虽然实力仍有待加强,我们还是大胆地去与国小足球队切磋,输了也没关系,都是经验与学习。 」

为孩子未来铺路
聘电脑专才授课


电脑班是育才华文小学为孩子的未来,预先铺好的一条路。

校长周福仁指出,虽然教育部安排的课程中也有电脑课,但却只是非常皮毛的内容,例如教导孩子认识电脑的基本组成部份,包括滑鼠、电脑主机……等,因此在家教协会研究了课程内容后,决定开办额外的电脑班,聘请专业的电脑专才开班授课。

孩子们经过培训,在升上中学前就能掌握制作网页、电脑绘图等电脑知识,一般上在中学的表现会较小学时期没有上过专业电脑课的同学,学习步伐更为稳健。

虽然有少数家长无法理解校方坚持办电脑班的原因,但校方认为若每个月10令吉的电脑班费用,能加强孩子们的学习跨步,即使有些家庭面对经济困难,无法缴付电脑费,校方也不会强硬收费,或阻止没有付费的孩子上电脑课。

育才的成功除了建基於三机构铁三角般缺一不可的关系,家长的支持与体谅更是让人欣慰。曾有家长因孩子在候车时与汽车发生小碰撞,而发现学校走廊缺乏候车凉棚,才导致孩子走到路上,进而主动捐款搭建了整条走廊的凉棚。

这是将坏事变好事的正面例子,也因着育才大部份家长爱孩子、爱育才、爱华教的精神,让育才华文小学温情处处,发展步伐稳健前进。


下期预告:隆黎明小学迁校重生

吉隆坡黎明小学,那红屋瓦红砖墙的校舍,以及校园里的一片绿草地,是许多吉隆坡人的集体记忆。

它曾经屹立在吉隆坡最热闹的地区――安邦路,也曾经是许多人争破头都想挤进去的名校。可是在人口渐渐往外围迁移,这个地区逐渐发展為商业区的情况少。黎明小学董事长黄茂桐毅然决定迁校,在武吉加里尔这个规划良好的新区重新建校,为黎明小学带来了重生。

如今的黎明小学有着最好、最新、最完善的师资、校园和设备,董事长黄老先生却只有一个心愿……。

(星洲日报/报道:张德兰‧摄影:黄冰冰)


文章、图片与视频摘自《星洲日报》专题
http://news.sinchew.com.my/node/445902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